SDS抑郁自评量表的核心作用解析
量表基本功能
SDS抑郁自评量表(Self-Rating Depression Scale)是由美国心理学会研发的标准化心理测评工具,具有以下核心作用:
主要应用场景
1. 心理健康筛查
通过20项标准化问题评估受试者的抑郁症状特征
- 识别潜在抑郁倾向(临界值53-62分)
- 建立心理健康基线数据
- 追踪症状变化趋势
2. 临床辅助诊断
配合专业访谈进行抑郁障碍鉴别诊断
评估维度 | 对应症状 |
情绪状态 | 持续情绪低落/兴趣丧失 |
认知功能 | 注意力下降/自杀意念 |
3. 治疗效果评估
量化治疗干预效果(0-100分动态监测)
- 治疗前后对比分析
- 确定症状改善阈值(≥30%为有效)
- 调整治疗方案依据
4. 预后监测管理
用于疾病复发预警和长期跟踪
- 识别高复发风险群体(得分波动>15%)
- 制定个性化预防计划
- 建立患者随访数据库
注意事项
量表需由专业医师解读结果,其临床参考价值体现在:
- 《中国心理障碍临床诊疗指南》推荐工具
- 信效度验证达Cronbach's α>0.89
- 适用于18-65岁成年人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16007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