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

一志愿者身上挂满采集管

分类:起名知识
字数: (585)
阅读: (0)
0

志愿者携带多管采集装置的标准化操作指南

一、工作场景与设备配置

志愿者在执行环境监测或医疗采样任务时,需规范使用多管采集装置。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,包含以下核心组件:

  • 主采集管:容量500ml,耐压等级≥10kPa
  • 辅助采样管:分装规格为50ml/100ml/200ml
  • 温控配件:维持4-25℃恒温环境
  • 安全锁扣:通过三重锁定机制防止泄漏

二、标准化操作流程

1.1 设备预检

执行以下检测项目前需穿戴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服:

  • 检查管体密封性(真空负压测试)
  • 校准温度传感模块(±0.5℃误差范围)
  • 确认配件完整性(含备用密封圈3个)

1.2 多点采样作业

采样类型 推荐管材 采集频率
大气颗粒物 PTFE材质管 每2小时1次
水质检测 玻璃/PP材质管 每30分钟1次
生物样本 硅胶密封管 即时采集

三、注意事项

1. 采集后须在90分钟内完成分装
2. 多管装置连续工作时长不超过8小时
3. 泄漏应急处理流程参照《医疗废弃物处理指南》第5.3章

四、专业文献参考

《环境生物样本采集规范》(HJ 920-2017)

《便携式多参数采样装置技术标准》GB/T 38765-2020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184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