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甘岭战役全景解析
战役背景
1952年10月,朝鲜半岛第五次战役后形成僵持局面。美国为首的"联合国军"在志愿军侧翼建立"三角防线",其中上甘岭(今朝鲜金化郡)成为东西线战略枢纽。
战役过程
第一阶段(10.14-10.19)
- 敌军集中18个炮兵营实施"火海战术"
- 志愿军第15军44师125团2营扼守597.9高地
第二阶段(10.20-11.1)
时间 | 敌军行动 | 我军应对 |
---|---|---|
10.20-10.23 | 发射230万发炮弹 | 阵地失而复得3次 |
10.24-10.25 | 空降1500人加强守备 | 建立坑道防御体系 |
战役结果
志愿军最终巩固阵地,敌军伤亡1.5万余人,我军伤亡1.3万余人。此役涌现出黄继光、邱少云等英雄人物。
战略影响
- 奠定朝鲜停战谈判基础
- 验证坑道作战体系可行性
- 提升国际社会对志愿军战斗力认知
据《抗美援朝战争史》(军事科学出版社)记载,此役双方共投入兵力约25万,日均消耗弹药190万发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220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