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锭西移中的"锭"的含义解析
一、核心概念定义
在"东锭西移"历史事件中,"锭"指代近代纺织机械中的核心部件——纱锭(spindle)。
二、技术转移背景
- 时间范围:1890-1911年
- 地域跨度:沿海工业基地→西北内陆
- 技术特征:蒸汽动力纺纱机
三、经济影响分析
区域 | 锭数转移量 | 产业带动 |
---|---|---|
东部沿海 | 12.5万锭 | 棉纺织业集中 |
山西、陕西 | 8.7万锭 | 建立20余座新厂 |
四、典型案例
1. 洞庭湖流域
1903年引进英国"贝克式"纱锭,年产量达3.2万包棉纱。
2. 甘肃兰州
1912年建成西北首个纺纱厂,配备德国"克虏伯"纱锭。
五、历史文献佐证
《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》第一辑(1957)记载:"锭器西迁使西北棉业产量提升47%,就业人口增加12万。"
六、现代启示
该历史现象印证了技术扩散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推动作用,为当代产业转移提供历史参照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4255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