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大字典的历史地位与编纂体系
一、学术权威性
中华大字典(1915年首版)由陆尔章、王树声等学者编纂,是中国首部收字量逾4万字的现代汉语辞书。
1.1 字源考据
- 系统收录甲骨文、金文等7种古文字形
- 标注楷书、篆书、隶书对照字形
1.2 语音规范
声调体系 | 采用平上去入四声 |
注音符号 | 标注注音符号二、三式 |
二、编纂特点
2.1 系统性
收字标准:以《说文解字》为基础,兼收《康熙字典》未收录字目
2.2 实用性
- 标注异读字读音
- 提供多音多义字详细释义
三、版本沿革
3.1 主要版本
版本 | 出版时间 | 收录字数 | 装帧形式 |
---|---|---|---|
首版 | 1915 | 41782 | 线装 |
修订版 | 1955 | 44872 | 精装 |
3.2 字数演变
- 首版收字41782个
- 1955版新增3100个现代汉语新词
四、学术价值
该字典被《辞海》等后续辞书广泛采用,其字源考据方法为现代辞书编纂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主要参考文献:《中华大字典》1955年版、《说文解字注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555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