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
生平与统治
曹叡(187年-226年),字元丕,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位皇帝,魏文帝曹丕之子,明元帝曹芳之父。
在位时间
220年受禅代汉,建立魏朝,226年病逝于洛阳,终年40岁。
政治举措
内政改革
- 推行屯田制,增强国家经济
- 设立律学,完善司法体系
外交策略
- 派司马懿远征辽东
- 维持与吴蜀基本对峙
年份 | 事件 | 结果 |
---|---|---|
225年 | 亲征淮南 | 撤军前遭暴雨导致粮道中断 |
军事成就
平定辽东
228年司马懿率军击败公孙渊,收复辽东地区,《三国志·魏书》记载此战巩固北方边疆。
文化影响
教育政策
设立太学培养官吏,编纂《魏律》作为法典基础。
文学成就
现存诗作《黄初元年至三年诗》收录于《昭明文选》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:"明帝承文、武之业,有佐命之勋",但批评其晚年"政简刑宽"导致边防空虚。
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:"叡之治,虽未大治,然比之汉末,已为清平。"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063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