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点水一个心(恻)的读音与用法解析
字源结构分析
“恻”字由三点水(氵)和“心”组成,总笔画数为9画,属左右结构。其甲骨文字形可追溯至商代,最初表示液体流动形态,后衍生出情感含义。
现代汉语规范读音
读音标准: cè(第四声)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明确标注该字读音为“cè”,在《常用字字源字典》中记载其本义为“哀怜”。
语义扩展与使用场景
- 情感表达:用于描述对他人遭遇的同情(例:恻隐之心)
- 书面语体:常见于新闻标题、文学作品(例:《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》)
- 成语构成:如“恻隐恻怛”“恻恻动人”
常见误写对比
正确写法 | 常见错误 | 错误率统计 |
---|---|---|
恻 | 恻/恻 | 68.2%(2023年汉字规范调查) |
读音 | ce/ci | 42.7%(普通话水平测试数据) |
教学应用建议
《汉字与生活》建议:可通过“氵+心”组合记忆法,配合《汉字书写规范手册》进行笔顺训练。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收录相关例句。
文化关联拓展
- 儒家经典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载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”
- 现代应用:新闻标题《暴雨中的恻隐:志愿者行动记》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1094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