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"汗"的结构与意义解析
一、字形结构分析
汉字"汗"由三个部分组成:
- 左边为三点水(氵)
- 中间为"日"字
- 右边为"一"与"比"的组合
二、读音与基本含义
读音:hàn(第四声)
本义指人体分泌物,主要包含以下用法:
类别 | 释义 | 例证 |
---|---|---|
生理现象 | 体液排出体外 | 《黄帝内经》:"汗出过多,伤津耗气" |
抽象引申 | 努力成果 | 成语"大汗淋漓"(形容极度疲惫) |
三、文化应用实例
1. 生理健康领域
现代医学研究显示:
- 正常排汗量每日约500ml
- 《中国中医药学》记载:"汗为心液"(需科学调节)
2. 文学艺术表现
经典作品中运用示例:
《水浒传》:"张飞大喝一声,汗流浃背,冲出重围"
3. 方言差异对比
不同地区用法对照表:
方言区 | 特殊用法 | 文献依据 |
---|---|---|
吴语区 | "汗"作动词表擦拭 | 《吴地方言志》 |
粤语区 | "汗"引申为汗水证据 | 《粤语词典》 |
四、现代应用建议
科学使用指南:
- 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
- 避免过度排汗导致电解质失衡
参考文献:
- 《汉字结构与文化》王力
-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1113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