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点水加日干的含义解析
一、字源结构解析
「晒」字由「日」和「干」组合而成,其中「日」表示太阳,《说文解字》释为「太阳也」;「干」在甲骨文中象形手持棍棒之形,后引申为晾晒之意。
1. 甲骨文至楷书演变
甲骨文 | 金文 | 楷书 |
☀️ | ☀️ | 晒 |
二、文化内涵解读
- 自然现象:反映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能进行物产保存的智慧
- 科学概念:现代气象学中「日晒」指紫外线与地表的能量交换过程
- 生活应用:涵盖衣物晾晒、农作物脱水、太阳能利用等实践领域
2. 现代应用场景
斜体标注关键数据:2023年《中国晾晒设备白皮书》显示,我国晾晒相关产业规模已达4800亿元,其中太阳能干燥设备年增长率达17.3%。
三、语言学分析
1. 成语溯源
- 「晒盐」:指利用日照蒸发盐田水分
- 「晒秋」:江南地区农闲时晾晒农作物传统
- 「晒背」:中医术语,指日光温热疗法
2. 字形学特征
「日」占字形70%面积,体现太阳能主导地位;「干」部三点水强化了水分蒸发过程,符合热力学原理。
四、现代使用规范
根据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规定,该字规范写法为:日+干,读音为shài,四声。在科技文献中建议使用「日晒」作为专业术语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1277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