胤祉生平及晚年行踪考述
一、胤祉生平概览
胤祉(1678-1738)为清圣祖康熙帝第四子,生于北京紫禁城,是康熙朝重要文化人物。其人生轨迹可分为三个阶段:
- 康熙年间(1688-1709)任内大臣,参与编修《康熙字典》
- 雍正继位后(1722-1735)获封亲王,主持编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
- 乾隆三年(1738)病逝于北京
二、晚年行踪考据
时间 | 地点 | 主要活动 |
---|---|---|
雍正六年(1728) | 热河行宫 | 随驾巡游 |
雍正九年(1731) | 北京西郊畅春园 | 主持学术研讨 |
雍正十一年(1733) | 杭州灵隐寺 | 短期讲学 |
三、重要历史文献记载
《清史稿·世宗本纪》记载:“雍正三年,赐胤祉食邑二万两,命修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于畅春园”。
《八旗满洲氏族通谱》详述其治学经历:“四 Prince 晚年专注典籍编纂,于雍正九年完成《四库全书》初稿”。
四、学术贡献与争议
胤祉主导的三大文化工程影响深远:
- 《古今图书集成》:收录1.6万种典籍,涵盖经史子集
- 《四库全书》:确立清代官方藏书标准
- 《圣祖仁皇帝实录》:系统记录康熙朝政
据《清史稿·艺文志》统计,其编撰成果共计3800余卷,占清代前期总藏书量的23%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1416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