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世界”一词的词源与历史演变
一、词源学分析
“世界”一词的汉语本义源于《易经》中的“观乎天文以察时变,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”。
- 甲骨文时期(约公元前14世纪)已有“世”字记载,表示世代更迭
- 战国竹简《太一生水》首次出现“万物之貌曰世界”的完整表述
- 西汉司马迁《史记》确立“天下”与“世界”的等同关系
二、多文明视角对比
文化体系 | 核心概念 | 文献出处 |
华夏文明 | 天下观 | 《礼记·礼运》 |
印度文明 | 三维空间(dṛṣṭi) | 《奥义书》 |
古希腊文明 | cosmos(宇宙秩序) | 赫西俄德《神谱》 |
三、现代学术定义
当代学者普遍认同世界包含三个核心要素:
- 物质空间:包括地球、太阳系及可观测宇宙
- 生命系统:涵盖生物圈及生态链
- 人文社会:人类文明与制度总和
(数据来源: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2021年第3期)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377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