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

中华一词的由来

分类:传统文化
字数: (512)
阅读: (0)
0

中华一词的由来与历史演变

一、词源解析

“中华”一词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“黄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之女,曰嫘祖,生炎帝。炎帝以火德王,故为炎帝”。

1.1 《说文解字》释义

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明确标注:“中华,中国也。从夏,从中间以立国”。

二、历史演变

2.1 先秦时期

  • 《诗经·大雅》记载:“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。维岳降神,生甫及申”
  • 《左传》提及: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”

2.2 秦汉定名

时间文献来源释义
公元前221年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“自三代以降,莫强于秦”
公元1世纪《汉书·地理志》“中华者,中国也”

三、现代含义

1982年宪法第4条规定:“中华民族是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”

3.1 文化认同

包含56个民族共同传承的:语言文字(如汉字)、传统节日(如春节)、文化遗产(如故宫)。

3.2 地理范畴

  • 东起台湾海峡
  • 西至帕米尔高原
  • 北抵黑龙江
  • 南达曾母暗沙

四、学术共识

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7版释义:“中华”指中国及其人民,包含以下特征:

  • 五千年文明史
  • 世界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
  • 唯一延续至今的中央集权制度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55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