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十大名老中医及主要贡献
张仲景(东汉)
张仲景是《伤寒杂病论》的作者,创立了“辨证论治”理论体系。
- 主要贡献:确立中医临床诊疗规范
- 代表著作:《伤寒杂病论》
- 核心理论:“六经辨证”“经方医学”
李时珍(明代)
李时珍编撰《本草纲目》,系统总结药物学知识。
主要成就 | 收录药物1892种 | 新增药方11096条 |
学术贡献 | 首创药物分类法 | 完善药性理论 |
孙思邈(唐代)
《千金方》作者,提出“大医精诚”医德准则。
- 核心观点:预防医学优先
- 临床特色:创立妇儿专科
- 重要著作:《千金要方》《千金翼方》
王叔和(晋代)
编撰《脉经》,确立中医脉诊理论体系。
- 主要贡献:创立28脉象分类
- 代表著作:《脉经》
- 理论创新:脉诊与辨证结合
朱熹(南宋)
发展理学,完善中医养生理论。
- 养生理论:性命双修
- 代表著作:《朱子全书》
- 实践应用:创立静坐养生法
叶天士(清代)
创立温病学派,完善外感病诊疗体系。
- 主要贡献:创立卫气营血辨证
- 代表著作:《温热论》
- 临床特色:创立三焦辨证
吴鞠通(清代)
温病学派集大成者,系统阐述温病理论。
理论体系 | 六气致病理论 | 三焦传变规律 |
代表著作 | 《温病条辨》 | 《吴鞠通医案》 |
薛己(明代)
创立《医案》体系,完善外感病诊疗规范。
- 主要贡献:创立“薛氏医案”体系
- 代表著作:《内科摘要》《外科心法》
- 学术特色:强调实证与病案结合
钱乙(宋代)
儿科奠基人,创立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
- 主要贡献:创立儿科独立专科
- 代表著作: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- 理论创新:提出“小儿脏腑娇嫩”理论
张景岳(明代)
创立《景岳全书》,完善内科诊疗体系。
核心理论 | 阳常有余学说 | 气化失司理论 |
代表著作 | 《景岳全书》 | 《类经》 |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5819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