泺字的文化内涵与地理分布
一、字形解析
泺字由三点水与"巨"字组成,总笔画数为14画,读作lù。
1.1 字形结构
- 水部:三点水象征水流特性
- 部首:甲骨文中的"巨"字演变而来
1.2 字形演变
甲骨文 | 金文 | 小篆 |
𣥂 | 𡗗 | 泺 |
二、历史渊源
2.1 古籍记载
- 《诗经·鲁颂》:"泺水泺水,维帝之various"
- 《说文解字》:"泺,水也,从水巨声"
2.2 地名溯源
泺字现存历史地名:
- 山东济南泺源堂
- 曲水亭街(泺水畔)
三、地理分布
3.1 山东地区
- 泺水河(济南主城区段)
- 泺口站(济南铁路枢纽)
3.2 其他省份
省份 | 相关地名 |
---|---|
河南 | 泺阳街道(郑州) |
河北 | 泺水镇(保定) |
四、现代应用
4.1 语言领域
-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(2013版)
- 普通话一级乙等字
4.2 文化产品
- 济南泺口公园
- 泺源大街商业区
4.3 学术研究
主要研究机构:
- 山东大学泺源学社
- 中国文字学会泺字研究课题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17372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