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Loading

首页 传统文化起名知识

中国文化遗产资料颐和园

分类:起名知识
字数: (497)
阅读: (0)
0

颐和园

历史背景

颐和园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由慈禧太后主导修建,历时七年完成。其前身为清代乾隆时期建造的清漪园,后因战乱被毁,光绪年间按原貌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。

建筑特色

园林布局

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,以昆明湖、万寿山为核心,形成"山水相依"的格局。

  • 昆明湖:水域面积达290公顷,占全园总面积的3/4
  • 万寿山:海拔103米,山腰建佛香阁等建筑群
  • 六桥:南湖岛至西堤间的对称石桥群

主要景点

景点名称特色
长廊728米长廊,绘有1.4万幅彩画
佛香阁双重筒卷顶建筑,高41米
十七孔桥单孔跨湖,桥栏石雕108只狮子

文化价值

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,200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其设计融合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特点,体现"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"的造园理念。

保护现状

2002年启动保护工程,主要措施包括:

  • 古树名木保护:现存古树543株
  • 建筑修缮:完成万寿山前区等核心区域修复
  • 环境治理:改善昆明湖水质,恢复湿地生态系统

参考文献:《清史稿·卷二百五十一》《颐和园志(2010年修订版)》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262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