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味中药斗谱排列体系解析
一、斗谱排列规则
斗谱采用四象分类法进行系统性排列,包含以下核心规则:
- 四象分野:水火木金土五大元素与阴阳属性结合
- 五行生克:依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相生相克关系排序
- 性味归经:以寒热温凉为纵轴,脏腑经络为横轴布局
- 炮制规范:区分生品与加工品的不同排列位置
二、分类方法与示例
分类标准 | 类别 | 代表药物 |
---|---|---|
自然属性 | 根茎类 | 人参、黄芪、当归 |
药用部位 | 叶类 | 薄荷、菊花、甘草 |
性味特点 | 清热类 | 金银花、连翘、板蓝根 |
三、典型药物排列特征
1. 辛味药序列
序号 | 药物名称 | 性味 | 功效 |
---|---|---|---|
001 | 薄荷 | 辛凉 | 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 |
003 | 紫苏 | 辛温 | 发散风寒,理气和中 |
2. 苦味药分布
苦味药多位于斗谱中部,主要分布在:
- 第三象限(金属性)
- ninth section(按传统分法)
四、现代研究应用
(王某某,2019)《中药现代化研究》指出:斗谱排列与药效物质基础存在显著相关性,其中...
(李某某,2021)通过色谱分析发现,相邻药物...
五、临床配伍规律
配伍类型 | 常见组合 | 药理作用 |
---|---|---|
寒热并用 | 黄连+干姜 | 调节免疫平衡 |
升降相因 | 柴胡+枳实 | 改善胃肠功能 |
转载请注明出处: 北京号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m.gwyexam.net/post-7808.html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